兮嘉

三国已淡圈,相关内容走知乎或归档三国tag。
最近发塞老师的疯,我就是霍格沃茨最强黑巫师!

 

初窥曹魏丧葬制度

东汉末年以来,政局动荡,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百姓流离失所,疾疫横行,秦汉时期形成的厚葬之风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加之以曹操、曹丕等人提倡薄葬,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丧葬事宜最为俭薄的时代。

一、曹操提倡薄葬
曹操倡导薄葬的原因主要除了上面说的经济上的考量,其他原因还有:首先,曹操本人生性节俭。《三国志》引注《魏书》提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洁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其次,因为社会动荡,盗墓之风猖獗,根据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曹操本人甚至也领导参与了盗墓活动,正因为不想自己死后有掘墓之忧,所以倡导薄葬。

曹操提倡薄葬的举措主要体现在《禁碑令》、《终令》和《遗令》之中。《宋书·礼志二》提到禁碑始于曹操:“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建安十年(205年),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 不过曹操时期的禁碑似乎又并不绝对,例如《荀彧传》里提到【又潘勖为彧碑文,称彧“瓌姿奇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碑文流传,由此可以看出也有一些其他渠道可以立碑:一种是朝廷直接下诏为大臣立碑;一种是百姓或故吏上表请求为官吏立碑,朝廷同意。所以整体来说曹魏时期的禁碑,主要还是针对私自立碑歌功颂德。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六月,曹操颁布《终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夫、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临终前颁布遗嘱性《遗令》提到【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著名的“分香卖履”也出自《遗令》。

二、曹丕贯彻薄葬
之前看到半吊子营销号用《罢墓祭诏》里的记录来黑曹丕不孝,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怎么说的。【子以述父为孝,臣以系事为忠。古不墓祭,皆设于庙。高陵上殿屋皆毁坏,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以从先帝俭德之志。】黑子认为曹丕不孝,那是没有分清楚毁陵上建筑和毁陵的区别,诏书里写的很清楚明白,是为了遵从先帝“俭德”的志向,另一方面自然也是降低被盗墓的风险。毕竟有陵上建筑就能确定墓的位置,魏国兴盛自然不用担心有人盗墓,但是曹丕本人是持“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这种观点的,所以可以看出他对于魏国国祚能一直延续是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的,以及他本人对于陵墓被盗掘的深刻担忧。

至于他本人对于墓祭的要求在《终制》(一作《营寿陵诏》)里都有很明确的体现。《终制》里提出了丧葬不占用农田,丧事从简、薄殓(不树不封、使用陶器代替金铜银铁具、饭含不用珠玉等)等等具体的改革举措,和曹操提倡薄葬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对于曹操和自己的陵墓要求并未进行区别对待,从这一点上说他不孝就显得有些可笑。

当然如果真的要黑他不孝,我这儿还有另外两条与丧葬相关的记录供读者参考。一条我曾在《那些年我们一起黑过的丕子》里提过,曹操去世后,曹丕驻扎谯县,在谯县城东大摆宴席,犒劳军队将士,设置伎乐百戏,军民和百姓都来为曹丕祝寿,直到日落才散去。孙盛(晋人,著有《魏氏春秋》)对此大加批判:“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故虽三委之末,七雄之敝,犹示有废衰斩于旬朔之间,释麻杖于反哭之日者也。逮于汉文,变易古制,人道之纪 ,一旦而废,固已道薄于当年,风颓于百代矣。魏王既追汉制,替其大礼,处莫重之哀而设飨宴之乐,居贻厥之始而堕王化之基,及至受禅,显纳二女,是以知王龄之不遐,卜世之期促也。”

当然要就此说曹丕不孝其实也还是需要进一步考量的。首先是三年守孝制度其实是因为秦汉尊崇儒学,所以加以提倡也并非律法明文规定,事实上中间也有统治者试图改变这一点,如光武帝不许大臣“告宁”及“如孝文皇帝制度” 的短丧遗诏,不过因为服丧三年已经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这些尝试最终变成了一纸空文。直到南北朝时期,居三年丧才被写进刑律。另外所谓的三年丧,其实准确来说是27个月,而天子则只需要守孝27天,因为天子的一天算一个月。另外单独看曹丕在谯县设宴这件事,也并非单纯享乐,而是有很强的政治意味在这里。田晓菲教授在论文《宴飲與回憶: 重新思考建安 》第三节饮食政治中已有论述,更多的是有稳定后方,笼络人心的政治意味在里面。

另外一条出自《世说新语·贤媛篇》,说曹丕在曹操去世后举行“伏魄”时,私纳了曹操的宫人,关于这一条,我曾在《驳“曹丕纳曹操宫人”说》一文中进行驳斥,这里不再重复。这里主要想提一下这个“伏魄”仪式。古代迷信,谓人始死时魂魄离体未久,可持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招其魂魄归体,称为"伏魄",也是殡殓流程的一部分。

三、曹叡相关
曹叡死后葬于高平陵,历史上没有太多记载。只有《晋书·礼志》提到【明帝性虽崇奢,然未遽营陵墓之制。】。不过曹叡在世时大兴宫殿,基本上和曹操、曹丕那不是一路人……

既然提到曹叡,正好提一下送葬这块。送葬一般是晚辈对长辈,如《文帝纪》里提到【明帝将送葬,曹真、陈群、王朗等以暑热固谏,乃止。】然后又被孙盛吐槽【夫窀穸之事,孝子之极痛也,人伦之道,于斯莫重。 故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夫以义感之情,犹尽临 隧之哀,况乎天性发中,敦礼者重之哉!魏氏之德,仍世不基矣。昔华元厚葬,君子以为弃 君于恶,群等之谏,弃孰甚焉! 】

《明帝纪》里还提到曹叡爱女早夭,曹叡想亲自送葬,【阜上疏曰:“文皇帝、武宣皇后崩,陛下皆不送葬,所以重社稷、备不虞也。何至孩抱之赤子而可送葬也哉?”帝不从。】所以这种给晚辈送葬的事也有,但于理不合,又被孙盛吐槽,太长就不贴了。要说不孝,这位才真的是不孝,不过毕竟曹丕赐死甄氏,曹叡的心情也不是不能理解,扯远了……

四、合葬相关
先说个不那么典型的合葬,曹冲去世后,邴原“女早亡......太祖欲求合葬,原辞曰:‘合葬非礼也。’给拒绝了,最后曹操不得已才“ 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这个算是冥婚合葬。

其他合葬的例子还有魏明帝太和四年(230) 【五月,太皇太后卞氏崩。七月,合葬高陵。】这是与曹操合葬。没合葬的也有,比如曹丕和文德郭皇后就没有(【三月庚寅,葬文德郭后,营陵于首阳陵涧西 】)。有些甄粉借此说曹丕厌恶郭后不愿与她合葬,我都惊了,终制上文写的明明白白【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而事实上,曹叡也没和明元郭皇后合葬(【景元四年十二月崩,五年二月,葬高平陵西】),所以帝王夫妇不合葬也非特例。

虽然本文主要讲曹魏,不过毕竟丕司马的cp粉号称司马宣帝一生魏臣入晋书,在这儿我也提一下宣帝【预作终制,于首阳山为土葬,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殓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读到这里我都笑了,这丕司马两个人死前都写终制支持薄葬,都不和妻子合葬,还一起葬在首阳山,我差点要磕起来了,呵呵~

除了上文邴原认为合葬非礼也之外,西晋名将杜预也不主张合葬,预先为遗令曰:【古不合葬,明于终始之理,同于无有也。中古圣人改而合之,盖以别合无在,更缘生以示教也。自此以来,大人君子或合或否,未能知生,安能知死,故各以己意所欲也。】 除此之外,民间也有“合葬非古”的观点。当然合葬的夫妇也不少,所以基本就看个人想法了,没必要上纲上线。

至于曹丕和郭女王不合葬的原因,我觉得更可信的原因还是出于防止盗墓的考量。毕竟第一次下葬兴师动众一番暴露了一次地址,第二次合葬再兴师动众一番再暴露一次,陵墓被盗的风险大大增加了。从曹丕的文字来看,他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唯物的人,所以对于丧葬的考量更多还是从功利主义出发,而少了几分浪漫主义情怀,不过要说他毫不顾念感情倒也大可不必。说到这儿我想多扯些别的,《终制》里提到“魂而有灵,无不之也”,意思是说“人如果真有灵魂,哪儿去不了呢”,再结合曹丕的《与王朗书》里提到【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这可不像是相信死后有灵魂的态度,所以这句话更像是对那些不吃他这套唯物主义的人们的一种安慰(这么一想又觉得多了一层人情味),包括《终制》里那些吓人的话【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我觉得也是他自己不信,用来吓唬别人别给他整厚葬那一套到时候真的被盗墓,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受刑。

写本文的初衷主要是想从曹丕的终制讲起,说说曹魏倡导的薄葬。然而本文其实只谈了丧葬中很少一部分内容,而完整的丧葬制度包括殡殓、治丧、守孝等,以后有机会再谈。

参考文献:
[1] 朱英强. "曹魏时期禁碑缘由考略." 今传媒 24, no. 9 (2016): 154-155.
[2] 刘涛. "魏晋南朝的禁碑与立碑." 故宫博物院院刊 3 (2001): 4-11.
[3]张承宗. "魏晋南北朝夫妇合葬习俗考." 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 (2010): 87-95.
[4] 田曉菲. "宴飲與回憶: 重新思考建安." 中國文學學報 1 (2010): 21-36.
[5] 杨树达. "汉代婚丧礼俗考".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6] 孙羽婷. "《 世说新语》 中的魏晋丧葬习俗及其特点与影响." 文学教育 17 (2016): 46-47.
[7]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风俗及丧葬观. https://zhuanlan.zhihu.com/p/98815934
  49 6
评论(6)
热度(49)
  1.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兮嘉 | Powered by LOFTER